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当前位置:易车> 宝骏云朵后视镜摘要> 摘要详情

宝骏云朵后视镜-定速巡航-升级

宝骏云朵后视镜_定速巡航_升级

摘要来自:《马斯克还在吹牛,最难的城市ADAS,中国车企已卷成这样了》

【易车摘要频道】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《马斯克还在吹牛,最难的城市ADAS,中国车企已卷成这样了》的片段:

最典型的就是停车,最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靠“看后视镜”,在倒车时找各个方向的几个关键“点”,才能完成倒车。而随着360的普及,大多数人倒车就已经变得很轻松。而最近崛起的各种自动泊车,可以各种身位停入各种古怪的角度,更是让大家大呼过瘾。如果说90后是第一批不会看后视镜倒车的司机的话,00后可能连倒车影像都不会看了。

高速通勤也是一样,最早的定速巡航非常不好用,除非是路况极好的情况下才能巡航那么一段。等到ACC出现后,车速可以自行调整,实用性就增加了不少。尤其是一些车企结合了车道保持技术,基本上已经具备领航功能。而如今各大车企的高速NOA已经做得非常不错,设置好路径就能一巡到底,确实过瘾。

而“通勤模式”,则是又一个创新。用户不需要等所谓的高精地图开通,也不需要等某个城市的NOA推送,就可以针对自己的日常通勤路线,直接开始让系统针对性地自学习。

这样一来,高阶智能驾驶直接从“期货”变成了“现货”。到手就能用不说,还能“量身定制”。毕竟我们大多数人,日常通勤的路线其实就那么几条。相当于以极小的代价,满足了50%以上的自动驾驶需求。想出这套技术方案的人,确实是个天才。

当然我们也能憧憬一下,如果每个人的训练路线打通,那岂不是多了无数个高精地图的采集者,而且是实时更新的,那自动驾驶真的离我们还远吗?

(3)通勤模式,ADAS的最大看点?

因此在接下来的成都车展上,各大车企推出的“通勤模式”解法,将是智能驾驶领域的最大看点。这么说吧,如果某家车企说自己实现了自动驾驶,那大概率是要割韭菜了。如果某家车企说自己的通勤模式已经打通,那大概率是值得看一下的。

相比于将ODD区域限制在固定方位的高精地图,通勤模式明显更适合城市的日常交通。其实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限制了功能开启的地理范围。但不同的是高精地图开启的范围我们不能控制,而且目前也就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一些固定区域。而通勤模式则将功能开启范围变成了我们日常用车的范围,还有比这更贴心的吗?

而且自动驾驶的本质其实就两个方向,行车和泊车。如今泊车已经日渐城市,行车在高速、高架上也慢慢成熟了,最难的部分就是城市通勤,面对的路况实在是太复杂了。而如今,通勤模式很好地缓解了这一点。

更关键的是,高精地图的采集往往是一次性的(谁也没有资源反复采)。那意味着某些出现的突发情况往往也会被采进去,比如突然飞过的某只鸟,或者飘过的一片树叶,都会被地图记忆。而通勤模式也没有这个问题,毕竟它的计算模型来源于每天的驾驶,可以不断完善、迭代、升级,越来越好用。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